来的眼泪,“你把你公子小名儿抖落出来,回头他要打你,你就来找我啊。”

小双说:“公子他追不上我,打也打不着,嘿嘿。”

顾运歇好了气,才转了话头,说:“对了,小孟大人,今天我们是在那里落脚下榻?”

孟诲说:“我记得是有个小镇,咱们应该能赶到。”

顾运听孟诲这么说,就在旁边拿起自己路线绘图小本记了一笔。

从前就说过,这是她的习惯,没有走过的路会画图记下来,每次出行游玩到过的地方,都会写游记和观后感。大概是她看的杂书类比较多,经常看别人的游记,受了影响,也养成动笔记录的习惯。

譬如这一篇就是中州篇,不管是中州城,还是后面的温山别庄,顾运回来后都写了文章。

不过她现在手上的,是草稿本,非是正式册,只做记要,一般会在这一段路程结束后再重新整理编写。

草稿小册本是她让人按照自己的习惯装订的,比一般的正常册子小很多,便于随身携带,笔也是碳笔。

古时候的路除了官道宽阔平整些,其他的路都不太好走,小路很多,很容易走错路,特别是远行。故而识路的技能是非常重要。

司桓肃和孟诲他们因职业原因,经常在外出任务,身上的地图都比普通人多很多,显然这方面技能非常足。

他们晨起出发,中午只在途中歇了歇脚,吃了些干粮充饥,一直到天黑,才到了孟诲说的那个小镇。

前头进镇处,有块半人高的长方形大石头,小双提着一盏小灯凑过去看,上面刻着‘双榆镇’三个字。

孟诲已经先一步快马进去找下榻的地方。

因是晚上,许多店家,小商小贩都关门收了摊,街上就显得冷清。

不一会儿,孟诲打马回来了,边说:“这里只有一家比较大的客栈,就在前头。”

他们一行人,马车就有四五辆,一进来,一条街道都快挤满,好在是晚上,没那么多人,才不拥挤。

一看就知道定是哪个大户人家出行,车马齐备,普通人看两眼吓得赶紧让开,怕冲撞了贵人。

进了客栈,马车往后院去。

掌柜的告诉他们,说后头马房只有个跛脚伺候畜生的老头,和一个七八岁的小

章节目录